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五台山 > 寺庙简介 > 正文

南禅寺

 时间:2022-10-07       大    中    小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西侧土岗上,四周群山环抱,寺宇坐北向南,东西宽51.3米,南北长60米,总面积3078平方米。

  南禅寺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因地处偏僻,距五台山佛教中心区较远,故避免了“会昌法难”而幸存下来。1961年,国务院公布南禅寺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禅寺坐北向南,由两座小院组成,占地4158平方米。东院有僧舍18间,西院有殿堂12间,西院布局整齐,主次分明。山门3间为观音殿,东殿3间为菩萨殿,西殿3间为龙王殿,均系明清建筑。

  大佛殿为南禅寺主体建筑,宽深见方,均为11米。座基和月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大大突出了大殿的主体地位。殿为单檐歇山顶,梁架举折,相当平缓。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屋顶最平缓的一座,出檐深远翼展,刚健轻巧。殿正中间开门,两尽间设直棂窗,朴实无华。殿周围由12根大柱支撑,柱体粗壮结实,柱头使用斗拱。斗拱用材硕大,拱头券刹都为五瓣,每瓣都向内约3厘米,为我国木构建筑中的孤例。殿内平梁上不施矮柱,仅用两根叉手承托脊檩,十分简洁有力,保持了汉唐之际固有的建筑特点。整个大殿建筑坚实、质朴、苍古、秀雅,反映了唐代的建筑风格。

  大佛殿内保存有精美的唐代彩塑。殿内砖砌坛长8.4米,宽6.3米,高0.7米。四周嵌有70幅唐代砖雕。佛坛上,有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大小不等的唐代彩塑。这些彩塑主次分明,尊卑有别,动静结合,生机盎然,为唐代艺术的典范,也是五台山最古老最精美的彩塑,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在大佛殿中,还有一座唐代石塔,塔基为四角三层束腰须弥座。层层塔檐都雕出斗拱、出檐和筒瓦。塔刹由相轮和宝珠构成。塔质为青石,通高51厘米,是一座四角五层楼阁式的石塔,极具有北魏石塔的风格,是唐代楼阁式佛塔中的精品,也是金刚宝座塔的雏形。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