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部门动态 > 正文

电信诈骗|套路满满,防不胜防

 时间:2020-01-04       大    中    小      来源: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公安分局

  2019年12月19日至20日,张家口市涿鹿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王某和等31人电信诈骗一案。

  公诉机关诉称:2019年2月中旬至2019年6月2日期间,以被告人王某和、曾某梅为首要分子的电信诈骗集团,组织、领导以王某、刘某琪、杜某君、杜某辉为负责人在湖北、广东两地搭建5个窝点,由王某和负责提供虚假的APP投资平台及手机、电脑、银行卡、微信账号、“诈骗话术本”等,曾某梅负责教授诈骗方法,由各窝点负责人组织共计31人的诈骗集团,利用加好友进微信群并推广虚假投资信息,进而诱骗他人投资理财,骗取投资人的资金,并约定诈骗所得按直接骗取人分得30-35%、各窝点负责人与王某和扣除本窝点费用后均分。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王某和、曾某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电信诈骗160万余元,数额特别巨大。被告人刘某琪电信诈骗149万余元,数额特别巨大。被告人王某、朱某勇、王某栖、王某祥电信诈骗138万余元,数额特别巨大。被告人贺某勇电信诈骗11万余元,数额巨大。被告人杜某君等7人电信诈骗8万余元,数额巨大。被告人杜某辉等9人电信诈骗2万余元,数额较大。被告人谢某琪等7人电信诈骗7000余元,数额较大。上述被告人的行为均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被告人,在确定量刑起点、基准刑时一般应就高选择,应当严格控制适用缓刑的范围、严格掌握适用缓刑的条件,应当更加注重依法适用财产刑,加大经济上的惩罚力度,最大限度剥夺被告人再犯的能力。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近年来,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一些不法分子结成团伙,设置窝点,精心设计骗局,通过多样的欺骗方式,跨区域甚至跨境大肆实施诈骗活动。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种远程非接触性犯罪,技术含量高,时空跨度大,波及人数多,手段隐蔽,方式多样,普通群众防不胜防。一旦得逞,往往给被骗群众造成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引发受害人自杀等更加严重的后果,影响极为恶劣。电信诈骗严重侵犯群众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严重干扰正常的电信网络秩序,严重破坏社会诚信,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实属一大社会公害。

  因为电信诈骗以上这些特点,直接导致了此类案件的极低破获率。公安机关的困难主要有:

  1. 犯罪所用银行账号和银行卡是不法分子花钱用他人的身份证办理。几百甚至几十块钱就能让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人帮助开卡,公安机关一追查是最后可能是个农民工或者低保户的身份证。

  2. 犯罪所用手机号、微信号等其他网络账号都是网络上购买的,无法直接追溯到本人,全部是虚假信息。

  3. 犯罪嫌疑人往往不在报案地,甚至不在境内,公安查银行流水、调监控录像、核实户籍信息等工作,都必须远赴外地执行公务,时间和经费耗费都是无底洞,可能一个取证环节就会花光经费。

  4. 通常需要异地公安甚至他国侦查部门配合,需要技侦等多部门配合,协调工作也会占用大量时间。

  5. 电信诈骗已经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灰色产业链,如非法使用“伪基站”、“黑广播”设备、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帮助转移诈骗赃款等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很难全链条击破。比如提现环节,有专业人员负责洗钱,受害人被骗几百万,钱一旦进入犯罪嫌疑人账户,几分钟内就会通过银行快速层层转账,再从全国各地的ATM机上提现。

  虽然国家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在持续加大,但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犯罪手段对企图用非法手段敛财的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很多不法分子纷纷效仿,全国受骗金额也持续增加。笔者认为,想从根本上消除这种行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让公众了解破获难度,大力宣传日常生活中的电信诈骗典型案例。

关闭本页